相大跌y买秘真据揭市场数
作为加密圈的"老韭菜",每次看到MicroStrategy大举买入比特币的新闻,都会让我心里一紧。这家公司就像个"反指风向标",每次出手后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调整。从2020年8月到现在,他们累计买了15.8万枚比特币,平均成本2.9万美元左右,确实称得上是个"比特币死忠粉"。 我仔细研究了28次购买记录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60%的情况下,MicroStrategy官宣时的市场价都比实际买入价高,平均要下跌1.43%后才宣布买入。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,明明看到标价10块/斤,结果结账时才发现是12块——这种"溢价效应"让很多投资者心里不是滋味。 具体来看,有三次的价差特别离谱,分别差了5716、5991和9931美元。换算成百分比的话,最夸张的一次居然低了17.28%。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总在股市高点追涨的散户,只不过MicroStrategy好歹是个专业的上市公司。 我把时间线拉长分析后发现: 在宣布后的1-3天内,比特币、以太坊和主流山寨币确实倾向于下跌,这解释了为什么圈内会有"MicroStrategy魔咒"的说法。但有趣的是,如果把观察周期拉长到一周以上,行情反而开始回暖。 举个例子,去年11月那次大额买入后,BTC先是跌了5%,但一个月后却涨了15%。这就像是坐过山车,短期吓人但长期看风景不错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以太坊的表现最为明显,往往能率先走出阴霾。 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显示,当MicroStrategy加码买入时,虽然短期还是难逃"反指魔咒",但长期盈利概率显著提升。这说明他们的大额操作往往更有预见性,就像老练的扑克玩家,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。 作为第一家重仓比特币的上市公司,MicroStrategy在2020年底就完成了大部分建仓。虽然期间经历过大幅浮盈又回撤,但他们只卖过1次比特币。这种"死拿不放"的态度,某种程度上比那些整天喊单的分析师更有说服力。 所以啊,下次看到MicroStrategy买入新闻时,与其急着抛售,不如冷静观察。短期波动在所难免,但长期来看,这些"大鲸鱼"的举动往往暗含深意。毕竟在加密市场,能拿住才是真本事。市场为何总是"打脸"MicroStrategy?
短期打脸VS长期看好
重仓者的投资智慧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PEPE代币大戏:一场精心策划的饥饿游戏正在上演
- 重磅!数据分析巨头牵手游戏平台,GameFi赛道迎来强强联合
- SHIB生态观察:一只想摘掉Meme帽子的柴犬
- 区块链交互新范式:意图(Intent)如何重塑用户体验
- 以太坊为何能在7月成为加密市场的明星?深度解读背后的投资逻辑
- 斯坦福精英父母如何为SBF铺就通往加密帝国的路?
- 9月11日:从以太坊交易中悟出的投资真谛
- 当NFT遇上城市探险:MoonPay这场海港寻宝游戏玩出新花样
- 深度解读|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: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
- 美国加密货币会计准则大变革:机遇与挑战并存
- LINK的未来:一位分析师眼中的加密货币长期博弈
- 9月13日投资手记:耐心是财富最好的朋友
- 美联储最新研究:RWA代币化正在重塑金融世界
- 揭秘Tornado Cash:让监管者头疼的ZK技术明珠
- 加密市场风云录:2023年9月14日晨间观察
- LayerZero全链互操作实战:手把手教你如何参与5000美金空投
- 当FTX这颗雷爆炸后,SOL币将何去何从?
- FTX清算风波:老韭菜的市场观察笔记
- 链游周报:行业风云变幻,NFT游戏广告或将迎来春天
- 当FTX这颗雷爆炸后,SOL币将何去何从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