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袭黑马的秘密记5倍暴涨背后生态
各位加密圈的老朋友们,今天我们要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。记得之前我们聊过NEAR的分片技术有多牛吗?现在它家的"亲儿子"Aurora突然火了!短短几天就涨了3倍,这波行情来得比预期早得多,简直让人措手不及。 想象一下,你经营着一家咖啡店(以太坊),生意火爆但是排队人太多(网络拥堵)。这时候隔壁新开了家分店(NEAR),装修更现代、空间更大。Aurora就是这两家店之间的传送带,让老顾客能无缝享受新店的优质服务,还能把老店的会员卡(ERC-20代币)直接带过去用。 目前Aurora市值已经冲到1.8亿美元,跻身前200名。作为一个深度观察者,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是它既解决了以太坊的拥堵问题,又保留了以太坊的开发习惯。开发者们用惯了的MetaMask、Truffle这些工具都能直接搬过来用,这简直就是程序员们的福音! 说实话,我第一次研究Aurora的技术架构时也花了不少功夫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个三明治: • 最底层是NEAR的核心技术,提供超快的交易速度(2-3秒成交)• 中间是Aurora Engine,相当于把以太坊的虚拟机搬了过来• 最上层是给开发者用的各种接口 最让人期待的是,随着NEAR动态分片技术的推进,Aurora很可能会成为首个支持分片的EVM。想想看,这不就是ETH2.0想要实现的愿景吗?现在Aurora+NEAR的组合已经在提前尝试了。 说到Aurora的产品,不得不提Rainbow Bridge。这可不是普通的跨链桥,它就像加密世界的"任意门",不仅能传送代币,未来还能传送各种信息。我测试过几次转账,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,手续费更是低得感人。 但更让我期待的是即将推出的Aurora Pass。用脸部识别就能完成区块链交易?这简直是要革MetaMask的命啊!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再也不用记那些可怕的助记词了。 2021年那轮1200万美元融资,Pantera、Electric这些顶级机构都来了。说实话,现在回头看这个估值简直太便宜了。特别是去年NEAR又融了35亿美元,这简直就是给Aurora开了个金库。 团队背景也很硬核,创始人Alex就是NEAR的元老级成员。这种"亲儿子"级别的项目,资源支持肯定差不了。我认识的几个NEAR社区的开发者也说,Aurora在内部就是NEAR的"试验田",很多新功能都会先在Aurora上测试。 目前Aurora上已经有240多个应用了,从DeFi到GameFi应有尽有。虽然总锁仓量5200万美元看起来不高,但你要知道NEAR自己才5800万。换句话说,Aurora已经成为了NEAR生态的"吸金王"。 代币方面,现价0.5美元,距离历史高点3.7美元还有6倍空间。不过我得提醒大家,团队持有40%的代币,这个比例确实有点高。好在项目方一直在努力建设生态,最近推出的Aurora+计划就是要吸引更多Web2用户。 总之,Aurora这匹黑马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它既解决了以太坊的痛点,又继承了NEAR的技术优势,现在价格还在相对低位。当然,任何投资都要做好自己的研究,毕竟加密市场的波动可不是开玩笑的。为什么Aurora这么特别?
技术架构的独特之处
王牌产品:不只是跨链桥
为什么机构都在抢着投资?
生态爆发进行时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Optimism第三次空投来袭:2700万美元福利发放指南
- 李隆:11月27日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手记
- 当现实资产遇见NFT:一场价值万亿的数字化革命
- 铭文热潮席卷公链:从孙宇晨入场到下一个财富神话
- 比特币真要冲破10万美元大关?这位神准分析师给出惊人预测
- AlveyChain伦敦VR大会引燃区块链圈:19家顶级赞助商阵容曝光
- Avalanche深度解析:一位区块链老司机的真实观察
- 2023年末加密货币市场的惊心动魄:BN风波后的市场走向思考
- 区块链世界的隐形斗篷:Wormhole如何重塑你的数字资产隐私
- 区块链世界的真相: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完美的技术吗?
- RWA信贷市场迎来爆发?从Goldfinch暴涨53%说起
- 以太坊L2生态:熊市中的意外繁荣与技术博弈
- Layer2战场风云:Arbitrum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?
- 市场调整只是小插曲 聪明钱已经开始悄悄入场
- Web3年终狂欢:一场令行业振奋的信心充值盛会
- OpenAI宫斗大戏背后:一场教科书级的公司治理灾难
- 手把手教你0成本参与Elixir Protocol空投,210万美元融资项目别错过!
- 传统金融玩新花样:嘉实基金在香港试水代币化背后的故事
- 西安这场金融盛会不简单:政府搭台,资本唱戏,共绘发展新蓝图
- 市场风向标:关键点位争夺战一触即发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