些玄后暗美元0亿周报加密机稳定高背币新藏哪市场
8月11日的加密市场可谓热闹非凡,稳定币总流通量首次突破2700亿美元大关,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整个加密市场总市值才刚触及这个数字。说实话,看着这些数字每天都在刷新纪录,我这个老韭菜都不禁要感叹:市场的成长速度实在太惊人了! 2700亿美元,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不少故事。主流稳定币如USDT、USDC确实成为了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,但说实话,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变得有点像"美帝垄断"——Tether一家独大,占据了近70%的市场份额。我认识的几个做市商朋友都在抱怨,现在连稳定币都开始出现流动性分层了,小币种的交易对简直难上加难。 今天市场最劲爆的消息莫过于某神秘巨鲸一口气吞下近5万枚ETH,价值超过2亿美元。这类消息最近都不算新闻了,上个月还有机构通过场外交易一次性买入8万枚比特币呢。让我想起2017年那会儿,谁要是买入100个比特币都能上头条。现在的市场,真是"小目标"都不够看了。 更夸张的是Stone Ridge能源平台13亿美元收购能源资产的新闻。这帮挖矿的现在都开始玩跨界了,从单纯的矿工摇身一变成了能源大亨。看来未来的矿业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算力的较量,更是能源版图的争夺战。 Bybit的报告说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这轮牛市和以往都不一样。机构投资者显然更青睐大盘资产,看看ETF市场就知道——排名前20的ETF中,加密相关产品占了一半。高盛那位老兄说得更直白:"做多价值存储资产",这话翻译过来不就是买比特币、黄金避险嘛。 说到ETF,最近现货以太坊ETF的讨论又热起来了。我个人觉得,如果真能获批,可能会成为山寨币季的催化剂。不过现在的市场已经变了,指望所有山寨币一起狂欢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,未来的行情很可能是结构性的、有选择的。 今天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新闻是Satoshi Labs创始人揭露的"扳手攻击"现象。每周都有比特币用户被绑架、勒索甚至杀害,这个数字简直触目惊心。我认识的一个交易所朋友说,他们现在给大客户做安全培训时,都要专门教怎么防范这类物理攻击。8000万用户信息泄露,220万包含家庭住址——这些数据泄露的后果,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。 那个土耳其拘留以太坊开发者的新闻也让人捏把汗。虽然最后好像是虚惊一场,但这种跨境执法的不确定性,对整个开发者社区都是个警示。我们这些圈内人,有时候真的得像特工一样谨慎才行。 本周APT、ARB、AVAX等主流项目将迎来大规模代币解锁,总量超过2.5亿美元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解锁潮的老韭菜,我建议大家关注这些解锁后的链上动向。特别是那些早期投资者,在锁定期结束后往往会选择套现,这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不小压力。 说到套现,那个Infini漏洞攻击者又开始出货了。这些黑客真是精明的投资者,知道在高点分批出货。不过他们往Tornado Cash转币的行为,恐怕又要让监管机构睡不着觉了。 今天的市场既有2700亿美元的里程碑,也有黑客套现的暗流涌动;既有机构的豪赌,也有普通投资者的担忧。说真的,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个巨大的名利场,有人在上面赚得盆满钵满,也有人输得倾家荡产。 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想说的是:牛市虽好,可不要贪杯。记住,在这个市场里,活下去才是硬道理。那些动辄几亿美金的大手笔,咱们看看热闹就好,真正值得关注的,是那些能够穿越牛熊的底层逻辑和长期价值。稳定币市场:繁荣背后的隐忧
机构动作频频:鲸鱼们的饕餮盛宴
市场风向标:机构化的必然选择
安全警示:加密世界的黑暗面
解锁潮来袭:市场能否消化?
结语:疯狂与理性并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链游革命:Dark Forest为何是数字世界的试验田?
- 信任危机时代的金融安全阀:揭秘托管的商业密码
- 深夜有感:以太坊V型反转背后隐藏着什么?一个老韭菜的思考
- 预见未来的人:Circle创始人Jeremy Allaire如何三次改变世界
- 数字货币江湖:穷国逆袭,富国退场的有趣现象
- 以太坊王者归来:机构疯狂扫货背后的投资逻辑
- 越南加密货币合法化之路:一部跌宕起伏的数字经济转型史
- 币圈震荡期:11.5万美元比特币是机会还是风险?
-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- 比特币或将迎来甜蜜时刻,这次上涨动力够猛吗?
- 以太坊创新高在即,这12个生态项目或成最大赢家
- 美国养老金的冒险转向:从国债到比特币的大胆尝试
- 比特币ETF获批在即,但一场10亿美元的大撤退正在灰度基金上演
- 市场震荡中的众生相:散户犹豫不决,机构却在暗度陈仓
- 2025年DeFi全景透视:7张图表揭示行业未来
- 以太坊或将重演比特币2017年的疯狂:这次的主角换人了
- 美联储真要放水?数字货币本周操作指南出炉!
- 牛市冲锋号:从BTC到Meme币的全方位市场解读
- 区块链隐私:破除迷思,拥抱数字时代的隐私新范式
- 加密货币概念股:狂欢后的冷静思考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