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票地 用脚投稳定为何规落币新市场
八月的第一天,香港金融圈上演了一出"冰与火之歌"。在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的当日,资本市场却出人意料地给这个备受关注的新规泼了一盆冷水。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: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 翻看当天的股价走势图,简直是一片惨淡。港股市场上,耀才证券跌得最狠,将近20%的跌幅让人心惊肉跳;云锋金融、欧科云链也都跌超15%,就连A股的四方精创也未能幸免。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月这些股票的疯狂上涨,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梦。 说实话,这个结果并不完全出乎意料。早在7月底,香港金管局就释放了明确信号:首批牌照很可能要到2026年初才会发放,而且数量可能只有个位数。这就好比告诉一群饥饿的人要等到后年才能吃饭,而且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分到食物。 记得半年前《条例草案》刚通过时,市场是多么欢欣鼓舞。当时不少机构都在摩拳擦掌,仿佛稳定币的黄金时代就要到来。但现实总是比想象骨感,香港金管局显然更看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。 我特别注意到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的表态,他强调了对反洗钱的高度重视。这让我想起去年BIS那份措辞严厉的报告,直指稳定币在非法活动中的"偏爱"地位。看来香港监管层是铁了心要打一场"反洗钱"的硬仗。 不得不说,前几个月稳定币概念股的疯狂涨势确实有些离谱。有些公司明明主营业务和稳定币八竿子打不着,但只要沾上这个概念,股价就能一飞冲天。多点数智就是典型案例,发个公告说要申请牌照,股价就能暴涨近90%。 余伟文局长的两篇"降温"文章来得正是时候。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市场存在"过度概念化"的问题,这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场景。说到底,金融创新需要激情,但也需要理性。 尽管市场遇冷,但牌照的争夺战依然精彩。目前来看,蚂蚁集团、京东、渣打银行等机构都跃跃欲试。我个人比较看好蚂蚁,毕竟他们在跨境支付和区块链技术上都有深厚积累。 不过别忘了香港金管局的"三道门槛":实际应用场景、配套能力、风险管控。这就像是为申请人设置的三重考验,光有热情可不够。正如邹传伟院长所说,香港可能更看重港元稳定币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,而不是单纯的加密资产交易。 这场稳定币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,短期内市场可能会持续低迷。但对于真正有实力的玩家来说,这或许正是潜心布局的好时机。毕竟在金融监管这件事上,慢一点总比乱要好。概念股集体跳水 市场情绪急转直下
监管收紧 市场预期落空
概念炒作遇冷 理性回归
牌照争夺战 谁更有胜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狗狗币VS屎币:谁才是模因币真正的王者?
- MEV深度解析:一场区块链世界的狩猎游戏
- 解密:为什么加密行业都在疯狂印卡?
- 当链游巨头遇上技术先锋:MOBOX与P12的梦幻联动
- SHIB币价即将触底反弹?这里有个关键风险点
- 货币革命前夜:代币化如何重塑我们的金融未来
- Axie Infinity:当游戏币比现实货币还疯狂的奇幻世界
- AI加密革命:普通人如何抓住10-50倍暴富机会?
- 加密市场迎来重磅利好!12.5万亿资金闸门即将打开
- 马斯克又玩花样:一张狗狗图引爆加密货币市场
- MOBOX联手P12:当区块链游戏遇见全民创造时代
- 比特币的致命缺陷:一个老投资者的十四点忠告
- 特朗普重磅新规:普通美国人退休金也能玩转私募和数字资产了
- GPT-5困局:当技术革命撞上天花板,OpenAI可能不是最终赢家
- 算力租赁市场正在上演的三重变奏曲
- ARK投资大动作:收购欧洲Rize ETF 剑指全球市场
- 11.8 以太坊交易回顾:一次漂亮的波段操作
- N-Hub V2重磅升级:深度揭秘四大战略合作伙伴
- TIA深度剖析:ARK暴涨140%背后的市场逻辑
- ARK代币异军突起:区块链世界的瑞士军刀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