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里的冷暖一融资自知资老真实位投观察兵的
最近朋友圈里到处都在传"风投撤离Web3"的消息,搞得人心惶惶。作为一个经历过三四个经济周期的投资老兵,我觉得这事得辩证来看。上周我花了整整三天时间,分析了25000多笔融资案例的数据,发现事情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。 还记得2021年初那个疯狂的开局吗?SaaS行业因为疫情迎来爆发式增长,投资人排着队给钱。我当时在硅谷见了好几个SaaS创始人,他们连BP都不用准备,喝着咖啡就把融资谈成了。这种热度很快传导到了Web3领域,到年底时NFT热潮把整个行业推向了巅峰。 数据不会说谎。我整理了一张趋势图,清晰地展示了这个传导过程:SaaS先热,金融科技跟上,Web3最后爆发。这种节奏很有意思,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一个行业的热度会带动下一个。我记得2021年12月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,现场的投资人都在抱怨"再不上车就晚了",那种FOMO情绪至今记忆犹新。 现在市场确实冷了,但原因很复杂。首先是大环境变了,美联储加息直接把水龙头拧紧了。上周我和几个GP朋友喝酒,他们都在说现在portfolio management压力山大,不得不把子弹留给现有项目。 其次是行业内部的问题。我认识的一个DAO项目,去年估值还是5000万美金,现在连1000万都融不到。最惨的是那些拿着代币薪酬的员工,眼看着纸面财富缩水90%,团队士气跌到谷底。有个CTO跟我吐槽:"现在招人太难了,候选人开口就要现金,可我们哪来那么多现金?" 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用户增长遇到瓶颈。去年大家都在玩"撒钱换增长"的游戏,现在这套行不通了。我投资的一个DeFi项目,获客成本从10美元飙升到100美元,这样的经济模型肯定撑不住。 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。虽然融资数量减少了,但单笔金额变大了。上周就有个Layer2项目融了4000万美金,说明优质标的依然抢手。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能拿到钱的项目,要么技术门槛特别高,要么已经实现了真实收入。 对创业者来说,这是最好的压力测试。去年那些只会画大饼的团队基本都淘汰了,留下的都是有真本事的。我最近见的一个Web3社交项目,DAU虽然只有5万,但留存率高达40%,这样的项目照样能拿到钱。 作为过来人,我想对创业者说:寒冬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理性。现在正是打磨产品、积累用户的好时机。记住,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,活下来的公司最终都成为了巨头。市场永远在奖励那些创造真实价值的创新者。 (数据来源:Crunchbase;分析周期:2020年1月-2023年6月)从狂欢到冷静:Web3融资的真实曲线
寒冬背后的三重压力
黑暗中仍有星光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巨头之争:Gemini能否打破GPT的魔咒?
- 探寻Syscoin:当比特币遇上以太坊的模块化创新
- 比特币会迎来新一轮大跳水吗?市场观察与深度分析
- fxdxdex:颠覆传统交易模式的创新者
- 稳定币在外贸支付中的真实面貌:机遇与挑战并存
- Honeypot:Rollup技术的一场实战演练
- SHIB大变革:当社区决定烧钱,市场会如何回应?
- LPDFi浪潮来袭:Logarithm Finance能否成为下一个GMX级别的财富密码?
- 稳定币争夺战: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
- 加密货币分析师警告:这些主流代币或将迎来血洗式下跌
- 华盛顿两党罕见联手:议员们为何集体施压SEC批准比特币ETF?
- 解密香港:为何这颗东方明珠正成为Web3世界的超级引擎?
- 美股狂欢背后:谁在为高价买单?
- 经济寒冬中,我们该如何把握投资方向?
- 10月2日市场观察:投资如棋局 格局定输赢
- 加密寒冬持续:2023年Q3投融资市场深度观察
- OpenSea大裁员:昔日NFT霸主为何突然跌落神坛?
- 币圈捷报:精准预测再创佳绩!
- 重磅!FBBANK迎来战略合作伙伴Zeepr Labs
- 币安甩卖俄罗斯业务:合规幌子下的金蝉脱壳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