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看年后到十的风么投资要景为什
说到林园的投资哲学,有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。记得是2004年左右,他在香港和一群投资人聊天,话题自然绕不开银行股。当时的情况很有意思——中国所有银行的利润加在一起,还比不上一个汇丰银行。在座的投资者几乎清一色地选择汇丰,理由很充分:盘子大、业务稳、分红多。唯独林园这个"异类",执拗地看好大陆银行股。 要知道那会儿中国刚加入WTO不久,金融业简直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。我查过资料,当时为了给国有银行"美容"上市,国家可是下了血本处理坏账,还拉来高盛这样的国际大投行站台。即便如此,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兴趣,就跟现在人们对P2P的态度差不多——敬而远之。更别提国内投资者了,饭局上谁要说买银行股,八成会被当成冤大头。 但林园的视角特别有意思。我理解他的逻辑是:与其盯着汇丰这样的"优等生",不如押注中国经济的未来。就像在2000年时,谁会想到中国移动能成长到今天这个规模?当时汇丰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它的价值,就像现在的茅台,虽然好但溢价太高。而大陆银行股就像当年的腾讯,几毛钱的股价,背后是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。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。不到20年光景,工商银行就成了"宇宙行",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。这让我想起彼得·林奇说的"十倍股"理论——真正的大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被大多数人看不起的角落里。 把这个思路套用在加密领域特别有意思。如果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财富以数字形式存在,那么现在的加密资产就像2004年的银行股——虽然眼下各种不完善,但成长空间惊人。关键是要找到生态中那个"未来的工行",可能是DeFi协议,也可能是某个公链,它们现在的市值可能小得可怜,但十年后呢? 投资最难的不是分析报表,而是需要一点想象力。就像20年前没人能想象出门不用带钱包,现在我们也很难想象未来的金融会是什么模样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——那些能够提前看到未来轮廓的人,终将获得超额回报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数字货币市场周末异动:以太坊强势上攻,比特币能否绝地反击?
- 前女友法庭揭秘:SBF的商业帝国崩塌背后的肮脏秘密
- 当市场陷入恐慌时,我们该如何识别真正的牛市信号?
- 区块链世界的安卓与iOS之争:EVM与非EVM谁能笑到最后?
- 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- Web3安全警报:2023年三季度黑客狂欢,7亿美元打了水漂
- DeFi隐私困境:当理想照不进现实的尴尬处境
- 数字经济的宁波新名片:世纪云媒在南部商务区开启合规新纪元
- 信任危机时代的金融安全阀:揭秘托管的商业密码
- 《加密之王的坠落:一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世纪骗局》
- 巴以冲突背后的数字货币暗战:当比特币成为武器
- LOOM能否上演10倍神话?深度解读这个突然爆发的潜力币
- MakerDAO的未来抉择:Cosmos还是Solana?一场意料之外的转折
- 比特币ETF的终极之战:SEC的拖延战术还能玩多久?
- 以太坊震荡格局下的投资思考:反弹是真还是假?
- 比特币:静水深流下的暗涌
- 周五加密市场观察:BTC与ETH合约交易的关键点位
- AI时代的身份验证争夺战:MixTrust的战略突围
- 市场底部是否已经确认?后续行情将如何演绎?
- 熊市尾声还是牛市开端?一位老韭菜的深度思考
- 搜索
-